次日,天剛蒙蒙亮。
江時安早早醒來,準備進鎮開店事宜。
開店主推的兩項吃食是酥脆土豆片和煎餅果子,因為制作出澱粉腸,江時安決定順便售賣炸澱粉腸。
因此江時安準備好原材料和醬料,裝進竹筐打算出發。
土豆昨日已經洗淨,到店時直接削皮切塊即可。昨日揉搓的面團經過一夜發酵,已經松軟膨脹。
煎餅果子所需的面糊由普通面粉加玉米面粉攪拌形成,江時安打算到店再開始制作面糊。
所以需要帶的材料并不算多,隻用帶上土豆、面粉、澱粉腸、雞蛋、油紙、以及昨日調配好的兩種醬料等。
油紙是打包吃食的古代版包裝袋,便宜實用。家中并沒有備油紙,昨日江時安尋鄰居買了兩紮,花了十文錢。
用柳枝漱口後,江時安用昨晚發酵好的面團蒸了四個白面饅頭,配昨日泡的春筍,清爽開胃。
池年聽見動靜迷迷糊糊醒來,意識回歸想起今日要進鎮開店,他才揉着眼睛下床。
江時安已經給他配好了柳條,漱過口後,白面饅頭恰巧蒸好。
白面饅頭配着泡椒筍,二人匆匆用過早飯後便背着竹筐往村口去。
劉大爺今日也早早在村口等着生意,今日不算市集日,因而上車的人不多。
見二人乘車,劉大人和善地打了招呼。交錢上車後,兩人放下竹筐,等待啟程。
車上有好事的女娘夫郎,看着池年兩人背着滿滿一竹筐的貨物進鎮,眼神都含着探究。
膽子大些的打探問道:“這不是江小子嗎?怎麼最近上鎮了?竹筐裡背的都是些什麼呀?”
江時安笑眯眯答道:“沒什麼,上鎮賣點東西。”
聽見這個答案,那人臉色微僵。
這不顯而易見的要上鎮賣東西麼,這小子不樂意說賣什麼呢。
有些好事的仍不死心追問道:“賣些什麼呀?說不定咱家有需要的能幫忙買點呢?”
江時安依舊笑眯眯:“賣些吃食玩意兒,嬸子要買些回家嘗嘗麼,不貴。”
聽見這話,好事者歇了心思,尴尬笑笑,“不了不了,不打擾江小子你做生意。”
仍有些繼續搭話說道:“說起來,江小子你爹娘先前也是做的吃食生意呢,也算承了你爹娘的手藝。”
江時安笑笑,應和回道:“是啊,就靠着這手藝養家糊口呢。”
江時安爹娘從江南下來的,吃食生意做的紅火,村裡人都知道。
不乏有些酸的挖苦道:“你爹娘先前可給你留了不少家當吧,還用得着養家糊口嗎,都不怕坐吃山空的吧?”
話裡話外都在内涵江時安先前混迹賭場,尋歡作樂,坐吃山空呢。
聞言,江時安笑意淡了些許,“哪有哪有,爹娘留的不多,也就夠過活些日子罷了,人還是要幹活做些生意糊口的。”
“可能嬸子家傳下來的家當不少,才敢不怕坐吃山空吧。”
那人聽後臉色僵硬,癟癟嘴切了一聲沒再繼續挖苦。
車内的人聽此針鋒相對,都沒敢再繼續開口搭話,車間氣氛一下冷寂下來。
坐在一旁的池年聽見前後對話,側目看了江時安一眼。
孤魂野鬼還挺牙尖嘴利的,一下怼得人不說話了。
臉上還笑眯眯的,像個笑面虎。
注意到池年的視線,江時安回望過來。
以為小夫郎被對話吓到,江時安伸手握住池年的手,捏捏以示安慰。
猝不及防手上貼上溫熱,池年吓了一跳,蹙眉輕輕甩開對方的手,他朝江時安瞪了一眼,随後擰過頭來,不再關注對方。
見小夫郎一連串動作,江時安眼裡多了幾分笑意。
好的,看起來沒有被吓到。
春風帶着複蘇的氣息吹遍山頭,微涼濕潤,喚醒大地生機。
牛車搖搖晃晃載着衆人行過小路,蜿蜒向前到達鎮上。
二人背上竹筐下車,輕車熟路地來到店鋪門前。
途經蔬菜攤販,江時安順帶買了三斤生菜,拿來制作煎餅果子。
此時晨光熹微,路過的行人不算多。
兩人打開大門,江時安拿出原身父母先前開店留下的牌匾。
牌匾先前兩人收拾店鋪時已經洗淨,灰塵拂去,江家食肆四個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發着亮光。
江時安尋了梯子将牌匾挂上門口,店鋪此刻正式開張。
為了方便以及吸引食客,兩人把廚房的兩個鍋搬到門前。
天光大亮,路上趕工的行人也漸漸多起來。江時安同池年備好材料,倒入菜籽油等待油熱。
土豆已經削皮切片,新鮮脆嫩的生菜也已洗淨摘好放進竹筐,蒸好的澱粉腸放在一旁,調好的面糊和備好的醬料一同擺在鍋旁,一切準備就緒。
油熱後江時安倒入些許裹上澱粉的土豆片,噼裡啪啦的煎炸聲響起,吸引了不少行人。
見兩人在門前擺攤炸土豆片,不少行人駐足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