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還在繼續,此時此刻直播間的網友們已經漸漸意識到了,那專屬于雪域康複訓練中心的技術特點。
那種将體育賽事的視覺效果,以電影版的視角進行的視覺震撼,是最讓觀衆目不暇接的存在。
那種仿佛開了視覺強化一樣的觀賽方式,讓所有觀衆為之傾倒。
而與此同時蘇錦葵也在看到直播間彈幕數量飙升的同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就是她當初為什麼甯可删掉訓練營比賽場地的觀衆席,也要省出這部分資金用于設備優化的原因。
作為過來人,隻有在08年燕京奧運會以及20年正式成為汪卓陽運動醫師後,才真正認真看過比賽的蘇錦葵,是真的無比清楚那種視頻清晰度對觀衆觀感的影響。
相隔十二年的線上觀賽體驗,讓她無比清晰的感受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改變。
明明小時候從來沒辦法理解蘇爸為什麼,會那麼愛看那麼一群看不清臉的人在草地上踢球,但後來等到設備和拍攝技術進步,她才終于有了追更世界杯的理由。
那不僅僅是因為運動員在賽場上拼搏的樣子被更加具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隻有升級後的鏡頭,才能讓她在"看帥哥"這個賽道,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優質體驗。
所以早在訓練營建設之初,她就找到了做無人機專業機構,以國家隊訓練需要的名義,用共創合作的方式引進了這一套至今為止都還從未正式上市的拍攝系統。
當時的小疆無人機,還正處在嘗試市場化的階段。
12年,大多數人對無人機的概念,還停留在玩具式的遙控飛機上。
大多數還無法理解一架遙控飛機為什麼能賣到如此高昂的價格。
這是無人機市場化的一大難點,但讓全公司都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們決定好要怎樣迎接市場化,蘇錦葵就主動找上了門。
無人機攝影,與國家隊訓練和直播比賽相結合,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看點的市場噱頭。
短跑運動員的短距離高速沖刺,乒乓球在球桌上讓鏡頭難以捕捉動态視角,以及遊泳運動員隔水及水下拍攝。
蘇錦葵給出的産品需求,和宣傳方向簡直完美對上技術佬的胃口。
尤其後來沒過多久,又剛好趕上我國運動員在冬奧會的賽場上,因為某些慣犯運動員的舉措無奈承受了很多的遺憾。
國家隊運動員的競技素質,讓他們感受到了技術上的挑戰。
雖然這些需求可能遠遠高出他們預想中大衆的市場需要,但這種可以放心在某一領域鑽研的感覺,正是科研技術人員最滿意的爽感。
而這一切也在這一場直播賽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認可。
那種完全電影質感,甚至清晰到能讓人感受到運動員呼吸流汗過程中,肌肉顫動的躍動感,瞬間席卷了全網的各大社交媒體。
沒有任何一個體育迷能夠拒絕這樣的觀賽效果,而蘇錦葵也借着這個風口,得到了一衆體育局領導的一緻認可。
畢竟當初正是她力排衆議,甯可為了直播效果砍了場地觀衆席,也要引進這套系統。
起初領導們還覺得這種遮擋現場觀衆視線的設備沒有存在意義。
甚至最多也就是能在運動員矯正動作時,起到一點兒輔助效果。
但現如今當這一切在面向市場迎來了爆發時。
領導:【沒錯這就是我們當初在計劃建設雪域康複訓練中心時,力排衆議支持的主推實驗項目。】
【年輕人……就是要敢想敢幹,我們做領導的一定要學會傾聽年輕人的聲音,不然的話我遲早有一天會成為跟不上時代的老頑固。】
蘇錦葵對領導的這種反應笑而不語。
想想當初她讓領導同意她嘗試這種新型"體育館"建設時費了多少的功夫。
甚至要不是雪域康複訓練中心太過偏僻不方便賣票,上面可能就根本不會允許她把好好的體育館,搞成這種仿佛"影視劇拍攝現場"一樣的"四不像"。
但現在可不一樣了,有了好評有了熱度就是功績。
尤其是在這個上面正籌備要如何在申辦冬奧的同時,大力宣傳冰雪運動的當口。
雪域康複訓練中心的正向輿論簡直不要來得太及時。
這種時候就算蘇錦葵提出的建議牽扯甚多,他們也必須思考一下其中的各種可行性。
而有些事隻要有了開頭,就不怕沒有後續。
推廣高校體育素質教育一事,雖然有可能會對現有的教育産業産生一定的影響。
但現實是一個高校聯賽的影響并不會太大。
畢竟說到底學校占課本來就是一種違反教育初衷的過度内卷。
上面也不是不想阻止,而是在這樣一個高考體系下,沒有多少家長會真的甘心讓自家孩子放棄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