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丁滿萬萬沒想到兒子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張大嘴,像是能一口把鵝蛋吞掉。
“你、你說啥呢戍兒?是誰小解被哥兒看到了?”
“就是有那麼個人,”方戍說,“但不知道這種情況應當如何,兒子想着問問您。”
“是麼?”方丁滿狐疑道,“與你無關?”
方戍說:“要說有關也有點關。兒子撞見這事,被請來評判,您說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這還能怎麼辦?這得看是那哥兒故意看了人家漢子小解還是無心看的。那漢子要不要追究。這說到底被看的是漢子,要是大度點,那也沒什麼大不了。至于那哥兒,是他撞見了人家小解,雖然乍一聽是他理虧,可他若非有心,那也不是他的錯是吧?誰讓那漢子在能被人撞見的地方小解呢?他也有責任。所以這種事啊,就看碰上的兩個人怎麼說。”
“那要是那哥兒說就當沒有這回事呢?”
“那就當沒有這回事了。對方這麼說,擺明了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依我看,要麼是這個哥兒他為人正直清白,不想要借機占便宜賴上這個漢子。要麼就是這個漢子實在不怎麼樣,沒有讓這個哥兒心動的地方。”
“……???”
“怎麼?我說的不對?”
“啊,不是。還是您老經驗豐富。”
方戍心說肯定不是他不怎麼樣。他也挺好,隻是于慶隆也是個正直清白的人,所以不想賴上他。
沒錯,一定是如此。一個肯幫他忙,又不趁機讨他便宜的人,的确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至于看到他小解,這就是個意外!他不必放在心上。與其想這些,還不如想想他該如何才能快速恢複。
他現在隻要一想到長達半個月不能出門找有趣的石草花木,他就心難受。這可怎麼熬?
方戍手裡拿着白面饅頭:“娘,要不您幫兒子把上幾日撿來的石子拿到炕上?我打磨幾個放到花盆子裡用來造個小山景。”
方吳氏想都不想道:“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快給我歇了這心思。這腰傷可不同别的,若是休息不好,往後娘想抱孫子都費勁了。莫大夫說休息半個月,那你就給我躺一個月!”
“啥?!一個月!!!”
“對!一個月!傷筋動骨一百天,一個月娘都是往少了說的。”
她要是知道有這麼嚴重都不叫兒子自己去莫大夫家了,想想也是後悔。不過既然看完拿了藥回來,莫大夫也說休息休息加上用藥就能好,那她說什麼也會把兒子看住。碰石頭?!那不能夠!
方戍坐在炕上把饅頭吃完,感覺天都要塌了。
這時他娘給他拿來兩本書擱在炕頭:“你啊,有時間搞那些破玩意兒,不如多念書。長了這麼好用的腦子不好好用,老天爺能不罰你麼?這次就是讓你長長記性,不要再去搞那些石頭啊木頭的。你說人家考上狀元的哪個不是專心刻苦?就你總想着玩那些沒多大用的東西,憑白把時間都浪費掉了。”
方戍不願意聽這話,愁眉看了那兩本書一眼:“您還是拿走吧,這兩本早都已經學完了。”
方吳氏愣了愣:“這些不是新拿來沒多久嗎?”
方戍蔫蔫地說:“确實學完了。”
方吳氏便問:“那你沒學的有哪本?你告訴娘名字,娘去讓你爹給你找。”
方戍說:“不用我爹,您自己找就行。就在我書架上,有本書面上用幹樹葉貼着一隻雄鷹的,就那本。”
這是發現新玩法了,還搞樹葉貼畫?
不過有貼畫也好。方吳氏尋思她也不認字,但鷹她是認得的。
然而到了兒子的書架邊看了半天她也沒看出來到底哪個是鷹。
她去找丈夫求助。
方戍他爹看到有六七本書上都貼着樹葉畫,但他愣是沒看出來貼的都是啥。
“算了,”方戍他爹放棄道,“都拿過去,讓他自己找去!”
“不成,拿多了他一看他就不愛學。是不是這本啊?這本看着比旁的都要像點。”
“那你拿去問問。”
方吳氏拿了她看着最像的那本——
方戍看完心裡受傷得很:“娘,這貼的是蝴蝶。”
方吳氏道:“你這就兩個翅膀怎麼就蝴蝶了?!”
方戍說:“它這不是受傷了麼?”
方吳氏:“……”
她此生若是死得早,那必定是叫她兒子給氣得!
拿起書回去幹脆聽了當家的全拿過來,讓方戍挑。方戍挑了一本:“這上面的才是鷹呢。”
方吳氏道:“什麼鷹?這兩個圓圓的,瞅着明明就是雛雞。”
方戍歎道:“這不是雛雞,這是雛鷹。”
這世上果真無人懂他,苦惱,苦惱!
方戍拿了本書,眼裡看的是字,腦子裡想的卻是日前在河邊挑石頭的場景。那才是他的快樂。若人生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而活,活着又有何勁?
這一點上他倒是有些理解那于慶隆。人活着若是心中沒個念想,沒個奔頭,很容易連自己是誰也不知了。
于慶隆此時剛寫下一些隻有他一個人能看懂的字。
他用拼音記下了莫小甯告訴他的那些醫藥知識。他用拼音字母,卻寫成了英文的藝術體,所以不懂的人看來就是他拿着小木條在地上沒規則地瞎劃拉。但其實他是有在寫的。
他知道寫在地上很快就會被踩沒,但他沒紙,卻要加深印象。
周簡兒問道:“那隆哥兒你明天還要接着去找莫家大姐?”
于慶隆說:“嗯。莫大姐也懂很多醫藥上的知識。莫大夫不收我,我就先跟着莫大姐學,學多少算多少。就算最後莫大夫還是不收我,那我也不白去。嫂子,家裡還有啥沒忙完的活嗎?你告訴我,我來幹。”
周簡兒道:“那你幫我一起把後院裡的蘿蔔種上吧。”
于慶隆說行。廚房的活他不怎麼敢做,一是确實怕做不好浪費了食材,二是小時候原主總被郭紅芬打罵,并且多是在廚房,所以心裡多少有些陰影,在這事上确實做得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