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剝殼,也沒讓外祖他們幫忙,畢竟是自己想做的事,是邁向大人的一步,要是讓長輩牽扯進來,總覺得做完了,也底氣不足。
外公每天要去私塾,隻有外婆在家,有時一邊縫衣服,一邊看着阿圓他們忙活,看幾人剝了好久也不知道休息,外婆特意端了點心和茶過來,“休息會吧,這樣不停幹,身體遲早會累垮的,來吃點點心喝點茶。”
阿圓:“謝謝外婆,外婆真好。”長河:“謝謝。”
幾人便休息一會,阿圓:“已經剝得差不多了,外婆,你看,那一堆和屋裡剝好的比起來,是不是很少了?”到現在一共是摘了兩千斤左右的鮮果,這五天剝殼剝了有近四分之三,很快就能幹完了。
這幾天阿圓隻想着快點剝完,都沒顧得上身體,雖然不像摘油果那樣要花力氣把油果從山上背下來,但每天坐在那裡,一坐就是幾個時辰,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手都已經剝得麻木了,眼睛也要盯着,真要算起來,還說不定摘果和剝殼哪件事更累。雖然這剝殼的事又費手費眼睛,又費時費力,但現在天亮得早,黑得晚,時間長些,三人一天倒是能剝個三百斤。
……
又剝了兩三天,終于給剝完了,阿圓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活動活動腿腳。兩千斤鮮果,一共得了差不多五百斤果籽,這些油果剝完後,殼和果籽分開裝着,都有滿滿幾竹筐,看着就讓人很有成就感。
接下來就是要将果籽磨成粉,炒幹裡面的水分,就可以榨油了。阿圓:“那我們先将這些碾成粉吧。”
把果籽放到石磨上,拉動上面的滾石在旋轉滾動中将其壓成粉末,一開始阿圓拉滾石,長河和表哥兩人添加果籽,以及将粉末收到袋中,然後過幾輪後,換表哥拉石頭,阿圓和長河添加果籽,和将粉末收到袋中。
磨了後,三人分工,長河燒火,阿圓來翻炒,表哥壓成油餅,幸好外祖家還有一口鐵鍋,也不會耽誤做飯。
阿圓往鍋裡倒了二十斤油果粉,保持一個不高不低的溫度,不停的翻炒,炒到變色,炒好後就可以收起來放到屋中,至于柴火正好可以用果殼,就不用費力去另外找柴火了。
将剝下來的油果粉炒熟後,把炒好的油果粉放到另一個筐裡。
旁邊擺了一個淺口的木桶,表哥在木桶裡鋪上一層麻布,然後将炒好的油果粉舀進去,用扁平的木闆壓平,看情況要不要再加,一定要壓緊實,這樣倒出來就成了一個布包好的餅狀油果餅,重複上述步驟,将粉末全壓成油餅,摞在一起,就等着榨油了。
一齊全做完了,将包好油果餅一個個的豎着放入木龍榨中,接着把木楔子放進去,放好接油的木桶,都準備好了之後,接下來就是使力氣的活了,握住橫木就像撞鐘一樣往前敲,把木楔子敲進去,通過擠壓壓榨出油。
阿圓準備好要敲的時候,其他人都停下手中的事,長河和外婆都沒見過油是如何榨出的,都好奇地盯着看是如何出油的。
阿圓在三人等待的目光下,蓄力往前一敲,然後一下一下地接着用力敲,橫木和木楔子相撞發出沉悶地“梆梆”聲,阿圓每一下都用足了力氣去撞,不過撞擊十來下,就能夠看到清亮的油慢慢地往下滴,出來時大家都歡呼起來,阿圓也高興,但也沒停下手中的動作。
一開始是一滴一滴,滴到木桶中,積成淺淺一層,慢慢地變成涓細的油線流下,油面漸漸地升高。
·
得了差不多一百斤油,阿圓看山裡還有很多果子,想去山裡再摘一些回來,再多得些油。
阿圓正跟兩人商量,明天再去山裡摘油果,離秋收還有一段時間,再忙活幾天就休息,也不能讓身體一直連軸轉,這樣到秋收也恢複好了。
外公卻過來把阿圓叫到書房裡,勸道:“這一百斤油都難賣出去,如果隻你一人,我便不說了,任由你去做,但長河現在是不是幫你白幹活?”見阿圓沉默不語,繼續說,“我知道你想多賣點銀錢,但你還沒賣過油是不是?要是按其它油一樣的價格去賣,我也不會再說,總之阿圓,你先去試試賣油,再做決定要不要繼續去摘果子多榨些油。”
阿圓反思,自己是有點急功近利了:“嗯,還好外公提醒了我,是我沒有考慮到。”
将油裝好保存,現在愁的就是要把油給賣出去,邁出第一步總是難的,但隻要賣出一兩,遲早都會全部賣完的。
趁着秋收前這一段空閑的時間,阿圓和兩人讨論如何将油賣出,阿圓這時想到自己沒有和長河說過這油的事,于是把自己的從書中得到的啟發和自己的打算說與長河,“所以這油,我不打算和其它油賣一樣的價,而是想試試以書中所說的價錢,能不能賣出。”
表哥點明,道:“尋常人家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十斤油,而且多吃的是豬油。”
阿圓思考着,“嗯,以這樣的價格,我想那些富有人家要如何才會買呢?”
長河思考後說:“要讓他們知道這油和普通的油不同,願意高價買得。”
阿圓:“嗯,我也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