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出現在皇陵,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來的。他沒有靠近,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注視着先帝棺椁被送入皇陵。
徐醒是第一個注意到他的人。但那時她精神恍惚,認出他便移開了眼,甚至沒有細想他是來做什麼的。
有幾個瞬間,徐醒感覺到他在看她。但當她回望過去的時候,隻能看見被烏紗蒙住的側影。
他和先帝一起,永遠地留在了皇陵。
國師的命運就是這樣,哪怕尚未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也要追随着他們的君主離去。
新帝登基,大安又會有新的國師。而那位新任國師将會在今日的烏神祭典上第一次向他的君主揭開面紗。
行進兩個時辰,儀仗來到了龍脊山下。
玉石鋪成的天階兩側懸挂着繡有金烏神鳥紋案的長幡,幡下跪着執鼓樂生。随着馬蹄聲漸息,鼓聲轉響。
徐醒在侍從們的簇擁下走下馬車。她眯了眯眼,擡頭看向面前一直蔓延至天際的玉階,深深呼出一口氣。
除了皇族,大安中能夠叫得上名字的權貴世家皆有資格參加祭典。他們此時都蒙眼候在山下,等皇室登上玉階後,他們才能上山。
新帝尚未立後,便與太後一同登山。公主和顯王則并排跟在二人身後。
層層疊疊的冕服罩在徐醒身上,細長脖頸艱難地支撐起沉重的禮冠,曳地長裙更是拖慢了她的腳步。
她能感覺到陽光越來越刺眼,也能感覺到身後無數遙望着她的目光。
終于,她看到了前方的祭壇。
以及守在祭壇邊,身披神袍、低頭蒙面的新任國師。
國師所穿的神袍相差無幾,恍然間,徐醒仿佛看見了舊人。
聖上停下腳步,伸出一隻手。
國師通神,是大安唯一遊離于皇權世俗之外、無需下跪的人。
因此,這位國師隻是彎腰捧住新帝的手,隔着面紗輕輕獻上一吻。
随着起身的動作,那層面紗也緩緩飄落。露出一雙朗星般的眼睛。
面紗之下,是一副女子的面容。
“臣秦知理,參見陛下、諸位殿下。”
山頂的日光伴着經久不散的薄霧,将一切照得朦胧。
“吉時已到——迎神——”
大祭司虔誠地将權杖傳遞給新任國師。那柄權杖在她手中仿佛沒有重量,顯得格外輕盈。
風将她的神袍吹起,她在風中翩翩起舞。
這就是請神舞了。
國師在整場祭典中一共要跳三支舞。請神舞、謝神舞和送神舞。
傳說,太祖皇帝曾親眼目睹神鳥自空中飛過。神鳥羽翼劃過天際,所經之處皆燃起熊熊烈火,點燃了整片天空。
自那之後,太祖皇帝戰無不勝,帶領着一支僅有百人的軍隊推翻了焉朝統治,創立新朝,建下大安百年基業。
而與太祖皇帝共同窺見神光的初代國師在那日之後就得到了與天神對話的能力,并照着記憶中天神的模樣繪制了神袍,編出請神、謝神、送神這三支舞。
在國師跳舞時,皇室成員則要走到祭壇中向降世的神明磕頭上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如果祭典途中會出什麼差錯,便隻有在這個時候了。
徐醒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徐望旌。
徐望旌從大祭司手中接過三炷香,和太後一同點燃。
徐醒懸着的心稍稍放下。
“跪——”
她定了定神,提起裙擺,雙膝下跪。
“靈其有喜——”
鼓聲愈響,徐醒閉上了眼。
“天地并況——”
徐醒聽見了國師的腳步。她似乎來到了她的身邊。
“佻正嘉古弘以昌——”
她好像在她身旁停留了許久。
“休嘉砰隐溢四方——”
願……天佑大安。
樂聲漸息,徐醒睜開雙眼。
國師已經回到了祭壇之上。徐醒第一時間看向哥哥。
他面色如常,應當是一切順利,沒有被早上的事情影響。
儀式全部結束時,天色已經昏暗了。
按照慣例,他們今晚會在龍脊山上靜修一晚,第二日再回宮。
龍脊山的弟子引着徐醒來到供她休息的院子後便退下了。待下人将院子的裡裡外外都檢查完畢,徐醒終于能卸下沉重的冠冕,換上一身輕便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