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了伊爾伯德臉上的神情變化,那是發狂了似的神情,竟然還夾雜着嫉妒。沒錯,是嫉妒,我确定我沒有看錯。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略微窺見了幾分伊爾伯德瘋狂表象下的真實靈魂。
這個口口聲聲都是“為了阿拉米格”的瘋狂複國者早就不是為了複國了,他的行為更多的是一種複仇和洩憤,對加雷馬帝國的,對艾歐澤亞的,甚至對阿拉米格人的。所謂的“以複國為名的革命者”不過是“以複國為名的複仇者”。
那個曾經的有志青年已經随着他的妻兒在第七靈災中死去了,活下來的隻有一個用假面遮掩自己的絕望和無能的懦弱者罷了。因為痛苦和絕望,他選擇了一條毀滅的道路,并選擇把更多的人拖向地獄,把整個艾歐澤亞拖進戰争的泥沼。他越是把複國當做至高無上的目标,越能證明他的渾噩和迷茫——除了複國的志向外,他還剩下什麼呢?于是作為一個懦夫,他選擇了最極端的道路。
他并不是真的關心阿拉米格,隻是想達成自己的執念。所謂的“大義”不過是他自我滿足的借口罷了。
所以他才嫉妒——他就是在嫉妒阿斯特麗德。同樣是失去一切,他在絕望和無力中慢慢瘋狂,而阿斯特麗德卻在踽踽獨行十數年後找到了一個新的家。這怎麼能不讓他嫉妒呢?
在遊戲原劇情中,他召喚了“神龍”,為此不惜同胞的生命也要祈求神的幫助。難道他不知道召喚蠻神除了換來以太枯竭的下場外,根本無法拯救任何人嗎?我看不見得。我更傾向于認為,在那一刻他的心裡已經沒有阿拉米格,沒有所謂的國家和人民,他隻是一心一意地想把所有人拖下水,為他最後的執念陪葬。
這樣的人是不會悔過的,他隻會想着毀滅,而在遊戲原劇情中他還真的成功了。他直接或間接地導緻了勞班獨臂、雅·修特拉失明、桑克瑞德失去了使用魔法的能力、敏菲利亞與海德林融為一體、帕帕力莫犧牲。不僅如此,他還害死了無數同胞,而他親手召喚出的神龍最後還成了解放阿拉米格的最後阻礙。
再聯想到伊爾伯德在2.0 重生之境的劇情中面對勞班手下的正耀将、“常春藤”間諜艾莉娜·羅阿耶時的義正辭嚴,那時的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絕不會背叛同鄉的夥伴,現在聽起來卻像是一個巨大的笑話。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伊爾伯德是衆多複國無望的阿拉米格流亡者的一個縮影。他們輾轉流離了整整二十年,可複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他們想要向艾歐澤亞的其餘幾國尋求援助,可處處碰壁,而随着時間的流逝、加雷馬帝國對阿拉米格的統治日長,他們還發現許多阿拉米格人(現加雷馬行省人)早已淡忘了仇恨。看看芙朵拉這個典例就知道,年輕一代中的不少已經徹頭徹尾被帝國式教育同化、心甘情願為帝國效力了。
于是,在不斷的碰壁中,阿拉米格人被現實和時間耗盡了希望……在無盡的失望中,總有人會走向極端,曆史的教訓就是這樣告訴我的。歸根結底,這還是一出悲劇。
但無論如何,伊爾伯德的行為都不是正确的。客觀上,他的計劃确實逼迫了艾歐澤亞同盟軍不得不對加雷馬帝國出兵,加快了阿拉米格的解放進程,可那些被他害死的人何辜呢?戰火一起,又要生靈塗炭,那些會因戰争罹難的人又何辜呢?即便艾歐澤亞同盟軍跟加雷馬帝國之間必有一戰,做好準備後主動出擊和受創後被迫反擊也是不同的啊!後者必然會造成許多無謂的傷亡。
既然已經占了先手的優勢,又是四對一,再讓伊爾伯德逃走就隻能證明我們四個太沒用了。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置伊爾伯德,于是在和帕帕力莫商量後,決定将勞班綁縛後交給勞班處置。
阿斯特麗德用戰場上對待俘虜的方式将伊爾伯德綁起來,确保他絕對無法掙脫。而綁縛伊爾伯德的繩子是艾歐澤亞同盟軍用來抓捕被蠻神精煉的受害者的,越掙紮綁得越緊,直至深深地勒進皮肉。這樣幾重保障,我才稍稍放下心來。
這樣的提心吊膽一直持續到我把五花大綁的伊爾伯德交給勞班。再次見到走上歧路的昔日摯友,勞班的心情自然是五味雜陳。他揮手讓人把伊爾伯德壓入監牢,在逃的罪人被抓獲之際,他的身影竟顯得有些落寞。
到底是昔日的摯友,勞班的心裡肯定不好受。
等等,勞班不會是想寬恕伊爾伯德吧!不是沒有可能欸!我的心裡一個咯噔。我真希望是我的直覺出錯了,可又明白最好還是不要心懷僥幸。
在勞班的視角裡,伊爾伯德早先的背叛是出于羅羅力特的指使,更何況他是為了阿拉米格、為了複國才這樣做的,其情可憫。現在伊爾伯德提前被抓捕,還沒來得及犯下更大的罪孽,在二十年前友情濾鏡的加持下,搞不好勞班真的會覺得伊爾伯德隻是一時誤入歧途、但還是能回到正軌的欸!
我趕緊把伊爾伯德的瘋狂計劃一五一十地講給勞班聽,目的就是為了打消勞班的念頭。果然,在聽我說完伊爾伯德企圖挑起加雷馬帝國和艾歐澤亞同盟軍的戰争以及妄想犧牲同胞來召喚蠻神的計劃後,勞班的神情在短暫的恍惚後又重新堅定下來。
二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切,包括讓一個人變得面目全非——直到這時,勞班才終于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