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種田進行時[空間] > 第44章 遊說

第44章 遊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老程家最近面臨了一個大難題,地裡的蔬果成熟太多了,僅一家私房菜館完全吃不下老程家的出産。果實堆成小山壘在地裡,連家裡的豬都吃上了番茄黃瓜。

不給吃不行,就拿番茄來說,成熟了不趕緊摘了,會爛在枝頭上,掉落在地裡。但是雞鴨豬吃了蔬菜的好處也十分明顯,養在石頭房那邊的十多頭豬,一天一個樣兒,身條長得白白淨淨的,看體格子就知道将來輕不了。

阿古和程幺妹年輕力壯,尤其是阿古,天天把豬看得比孩子還精細,常常挑堰塘水回來給豬洗澡,豬圈裡很少有異味飄出。

家裡的雞一隻隻更是精神抖擻,下雙黃蛋、一天下兩枚雞蛋都不是稀奇事。

但是就這樣放棄蔬菜售賣,程野實在不甘心。她也想過去城裡賣菜,但是鳳凰嶺離省城實在太遠,就她們縣城,附近周邊村裡的農民已經讓市場飽和了。

應季的四季豆,五毛一斤還帶挑選。

蔬果不不禁放,天氣漸漸熱了,摘了兩天就會變得焉耷耷的。等運到省城,味道水分失去了原有的新鮮不說,還容易爛掉虧本。

如果在城裡有個門店就好了。

程野在腦海裡扒拉親戚朋友裡有沒有做這方面聲音的,倒是真讓她扒出來一個。這個人是她外公家那邊的一個大姨,那位大姨可不得了,年輕時候和家暴的丈夫離了婚,一個人上了省城,在滿是本地人和男人堆裡走街串巷賣菜賣豆腐幹,主要是賣豆腐幹的,吃了很多苦,到後來小有家底。

她們家本來和這位大姨聯系并不密切,還是後來程四柳去世後,張寶麗不想再去溫州,這位大姨遞來橄榄枝,叫去她公司當銷售員,漸漸走動了起來。

說起來,程野對這位大姨感激居多,不僅讓她媽張寶麗後半輩子有了奮鬥的目标,從已故之人的悲痛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生活。當時她書都快念不上了,還是這位大姨給的學費。

其實程野不是沒有想過破局之法,但她年齡實在太小了,造成了很多局限。程鐵木一輩子老農民,省城都沒去過。不然聯合村裡人大面積種植,形成規模效應,引來外地蔬菜批發商進貨也可以。

國家菜籃子工程從1988年開始計劃實施,到去年1999年的時候,已經實現了兩個階段的發展,菜籃子已經達成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狀态。如今正在開始實施第三階段計劃,以提高菜籃子産品質量和增加農村收入為目标在進行。

鳳凰嶺的土地不多,無法形成大型蔬菜基地種植規模,隻能走小而精的路線。但是這個“小”的定義,并不是以“家庭”為單位,還是要以村以鎮為單位,否則後續難以為繼。

鳳凰嶺不是沒有引來外商投資,在程野記憶裡,有老闆過來承包土地種植西瓜、種植青皮梨子、種植長南瓜,到最後村長從福建那邊引回來紅心蜜柚,家家戶戶種上了柚子樹,便再也沒有變過。

剛開始柚子種出來味道不錯,後來不知道是化肥農藥打多了,還是土地闆結土壤費力下降,結出來的柚子品質下降,柚子吃起來澀澀的。柚子從最開始2塊一斤,到後來五毛一斤都無人問津。

最後下灣村的柚子樹變成了景觀樹,一年四季綠油油的,景色着實不錯,隻是這片土地再也無法産出什麼了,村裡的年輕人都在外打工買房定居,很少回來,即便回來也是過年回來待兩天,給老祖宗上上香,年後大門鐵将軍一鎖,便是一年。

從春天開始,程野便一直不間斷給村裡水井注入空間井水,下灣村大部分村民家的土地或多或少都有她空間水的影子,雖然沒有她們自家地多,但橫向對比,下灣村地裡種出來的菜比其他村裡都好吃。

村裡活得久的老人都說,今年村裡水井養人,越活越年輕有勁。

這時候程野也才愕然發現,那些病歪歪的老人,走路都開始帶風,人一旦精氣神好了,便有勁兒折騰土地了,地裡莊稼伺候得越發仔細。

想得太遠了,程野扯回思緒。她外公那邊的那位大姨,現在她可聯系不上,那家親戚老老少少都在省城,老家并沒有人,幾個兄弟裡就她外公在農村。

不過還是要試試,程野相信有她家的菜當招牌,這位大姨的開局估計不會像上輩子那麼辛苦。

晚上,程野估摸着天色,到二爺爺家借了電話,打了個長途電話給遠在溫州的張寶麗。

“程野,打電話有什麼事嗎?”張寶麗被房東老太太喊過來接電話,心頭還是懵懵的。

她閨女何時主動給打過電話?

聽說老爺子在家裡修房子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難道老爺子在家裡真的掙錢了?

“三外公家大姨的聯系方式有沒有?我們家菜都熟了,想找這位大姨聊聊。”

張寶麗十分奇怪程野哪裡知道的這個大姨,她生了程野兩姐妹後,和程四柳一直在外頭打工,兩姐妹一個放在爺家,一個放在外公家,一年到頭一次面也沒見過,程野也沒去過她外公家,她從何而知的?

“我聽人說的,說大姨在省城賣豆幹。”

“你也曉得是在賣豆幹,豆幹能掙多少錢?都是辛苦錢,你個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外面的錢難掙得很,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張寶麗嗤之以鼻,順道也說了她經常挂在嘴裡的話。

“外面錢難掙,那就回來掙。”程野聽到那句“等你長大了就知道”的話,心裡怒氣莫名升起。又是這樣,每次都是說了為了孩子在外打工,實際上程野和她妹,根本就是老人養大的。到大了,上初中高中了,學費開銷才勉強多了些,小學階段經常都是程鐵木墊學費,生活費更是一分沒見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